John 所在的公司允许他周一和周五在家办公。他很庆幸自己这两天不用通勤上下班,但同时也怀念在公司办公时才有的归属感。 早晨:想到今天不用赶去公司上班,John 感到很放松。他利用这段时间与同伴见面、准备早餐或浏览社交媒体。是时候开始一天的工作了,John 走进卧室,这是他居家办公的地方。除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以外,公司再没有为他提供任何其他支持。他先浏览了一天的工作日程安排。 中午:John 迎来今天第一场会议,他一直没有开启摄像头 — 他可不想让同事看到他凌乱的卧室。他的大部分同事也没有开启摄像头,他这才意识到,如果大家在开会时看不到彼此,将很难知道谁会在什么时间插话。不巧的是,此刻正是邻居家修剪草坪的时间。当 John 开始演示自己的内容时,他的同事纷纷抱怨听到很大的噪声。他只得回应:“这就是居家办公,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。”同事们商定将 John 的演示部分放在会议最后进行。 下午:John 一直没有时间做体检,趁着这次居家办公的机会,他特意抽出一点时间去看医生。出于隐私考虑,他从不将自己的手机关联到公司的消息或邮件应用。就在他外出的这段时间里,他错过了一些重要消息。回家后,看到自己错过的重要消息,John 不由紧张起来,立刻开始赶工。
周一,情景 2
Kate 所在的公司为员工提供的混合办公模式非常灵活。她不仅可以选择哪天去公司工作,还可以选择在自己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段工作。她觉得这正是公司信任自己的表现。 上午:Kate 知道大多数人在周一选择在家办公,所以她也决定在家上班。有很多重要事项等着她完成,她喜欢在一周开始时优先处理这些重要项目,因为在这之后她的时间将被各种会议占用。和 John 一样,Kate 早晨过得也很放松 — 沐浴清晨的阳光、送孩子上学。在早晨查看完消息后,她关闭了笔记本电脑上的邮件和消息应用,因为她知道这些应用很容易让人分心。同时,她在自己的手机上启用了团队消息通知,这样一来,万一出现紧急情况,她就能在第一时间收到通知,当然这种情况很少发生。 中午:在上午高效地完成工作后,Kate 迎来了今天第一个会议。她把视频会议的地点选在厨房一角,这里不仅非常舒适,而且还能欣赏到附近的美景。Kate 的公司为她提供了一台蓝色的便携式协作设备,蓝色是她最喜欢的颜色。如果没有这台设备,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这样从容不迫地在家办公。这台设备方便易用,她只需轻点一下按钮即可加入会议,而且,设备还配备了数字助理。她只需说出指令“加入我的会议”,便能立刻加入会议。 她还可以将该设备用作白板,在上面进行注释,最棒的是,她的大多数同事也配备了类似设备。在她向团队演示项目期间,一名邮递员恰巧路过厨房门口,家里的狗听到动静后开始汪汪大叫起来。她向团队成员解释:“很抱歉,刚才的噪音打扰到大家了!” 说完这句话后,她看到同事们满脸疑惑,其中一名同事问道:“什么噪音?”原来,她的设备能够去除噪音,而且能够对她的声音进行优化。 下午:Kate 再次关掉消息应用;今天的工作暂时告一段落,是时候接孩子放学了。她通常在下午 3:30 停下手头的工作,留出较长的一段时间照顾孩子、辅导孩子作业,等孩子睡着后,她再重新回到电脑前。最暖心的是,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知道她的工作时间表,而且对此非常支持。公司为 Kate 提了灵活和自由的混合办公模式,让她能够更加自如地平衡工作与生活,她很庆幸自己能够为如此人性化的公司工作。
周三,情景 1
对 John 来说,今天又是要去公司上班的一天。他从周二开始就是在公司上班,想到周四还要来公司上班,他现在就已经开始期盼周五快点到来。 上午:为了准时到公司, John 起了个大早。上下班的通勤让人抓狂,但他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收听自己最喜欢的播客节目,而且大家聚在一起办公也让他更有归属感。 中午:John 在早晨喝了几杯咖啡,然后便开始投入紧张的工作中,努力赶工以便完成前一天未完成的项目。他还有一场团队会议要参加,所有团队成员此时都聚在一个狭小的房间中。这让他感到有点不自在,因为人和人之间离得太近,几乎没有足够的空间保持社交距离,他只能尽力适应。团队成员在白板上集思广益一些新想法。会议结束后,John 走到白板前拍了一张照片,因为他知道,即使在白板顶部写上“请勿擦除!”四个红色大字,白板上的内容还是会被擦除。他知道这是一个保密项目,但他的经理要求他这样做,而且还要求他把拍摄的照片以电子邮件形式分享给团队其他成员。用他自己的手机拍照让他感觉有些不自在,而且这种事情已经发生不止一次了。 下午:John 感觉注意力有所下降,于是他决定利用这段时间处理一些电子邮件,和同事闲聊一会。他本想出去散散步,让自己恢复活力,但他午饭时和朋友一起出去吃过东西,他知道公司要求每个员工不能随意离岗。公司要求员工每次进出公司都必须刷卡,而且 John 听说公司对这方面的管理非常严格。打卡下班后,John 准备坐车回家。
周三,情景 2
Kate 和她的团队预约了一次头脑风暴会议,她要求条件允许的员工来公司开会。 上午:Kate 和团队预约的会议在下午 1:00 才开始,所以在准备去公司之前,她可以利用早上这段时间在家办公,处理一些邮件。到公司后,她意识到疫情已经让人们的工作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她不用再为停车发愁,因为当天只有大约一半的员工在公司办公。 中午:Kate 走进公司,迎面而来的是一台带有数字标牌的设备: 公司用这种方式为她提供有关办公空间的信息,以及关于新办公制度的提醒,Kate 觉得公司这样安排非常贴心。她说出指令,“请帮我找一间会议室。” 这时,显示屏上弹出一个二维码,以及前往会议室的路线图。她用自己的手机扫描该二维码,然后按照上面的指示前往离她最近的可用会议室。 下午:Kate 向团队全体成员发送会议室路线图,所有成员都及时赶到。桌子上的设备告诉她,该会议室在几小时前已经清扫过,她的会议即将开始。她知道有两名团队成员无法来公司开会,所以她将会议设置为虚拟形式。 Kate 说出指令“加入我的会议”后,这两名团队成员立刻出现在视频会议屏幕上,这个屏幕还能兼作白板。在家办公的团队成员能够清楚地看到会议室中的每名参会者,而且每名参会者下方都会显示对应的姓名。 将所有团队成员聚齐后,她开始以无线方式分享演示文稿。其中一名远程办公的成员对演示文稿提出了一些建议,并开始在演示文稿上添加注释。很快,大家都陆续参与进来,无论是当前在会议室的参会者,还是远程连线的参会者,都开始通过白板进行协作。头脑风暴环节结束后,Kate 结束了会议,并感到十分轻松。她知道所有人的想法都已安全地记录在他们的消息空间中,而且她与团队所有成员都实现了无缝协作,对项目也达成了共识,这次的会议成果令她非常满意。
周五,情景 1
John 满怀期待的周五终于来了。公司希望居家办公的员工最好仍按朝九晚五的时间表工作。他知道,周五有许多会议等着他,但他也知道,大家都在忙于完成一个重大项目。 上午:想到今天不用赶去公司上班,John 感到很放松。而 John 住在西海岸,因此,对他而言,这次会议将在早晨 7:30 开始。他感到有点沮丧,因为他一直期待能在每周一和周五早晨好好放松一下。经理和他讨论了项目情况,提醒 John 这个项目非常重要,务必要在当天前完成。John 提出他必须优先安排当天的工作,而且由于今天有很多会议,有一个项目的交付时间不得不向后延迟。他的上司理解这种处境,不过 John 还是从已经填满的时间表中挤出时间,尽最大努力赶上进度。 中午:参加完几场会议后,John 继续完成手头上的工作。虽然确实有点匆忙,但好在他的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,而且没有办公室的琐事让他分心。只是,当他的同伴问他中午要吃什么大餐时,他只能悻悻地回应:最简单的工作餐。 下午:John 需要向团队其他成员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展。看到自己的工作进展顺利,他心情不错,也为汇报工作做好了准备。但轮到他演示时,他发现家里的 Wi-Fi 信号不太好。音频时断时续,视频也是常常卡顿。他开始演示幻灯片,但同事们纷纷抱怨他的音频质量实在太糟糕了。于是他离开片刻,终于找到了问题的原因,原来他的同伴正在观看 Netflix 流媒体,他让同伴立刻关闭 Netflix。解决带宽问题后,John 回到电脑前,继续进行演示。他的上司插话道:“这种居家办公模式确实不适合我们。”
Derek Stevens is a Senior Content Marketing Manager at Webex who specializes in communicating how technology is transforming the way we work and collaborate.